<勤做功課為何投資報酬率不佳?—破解股市迷思23>
經常有偏愛股票投資的朋友,認為只要勤做功課,就一定能戰勝股市,因此,這些朋友不是努力閱讀財務報表,就是勤看財經新聞,要不然,就是花時間分析大盤與個股的技術分析走勢圖。但論結果,仍然不脫「賠錢」兩字。
勤做功課的朋友,有時候,往往虧損幅度還遠高於不愛做功課的人。諸如有些「傻人有傻福」型的投資人,買進了一檔股票,日子久了也忘了,忽然有一天,發現股價竟然漲了好幾倍,一開心,賣掉股票,換算持有期間的年報酬率,平均也有兩位數以上的表現。
花時間做功課的投資績效,卻輸給不花時間的人?這往往是股海常態,也常常讓有心人為之氣結。更嘔人的是,花時間挑了檔基本面好、財報漂亮的績優股,卻又眼看著投機股活蹦亂跳,而好股票的股價文風不動,真的也挺讓人傷心又難過。
但話說回來,勤做功課,就代表投資的報酬率就該增加嗎?
我覺得這根本是一個迷思,是投資人誤以為投資像考試,只要花時間讀書,就會考出好成績。但投資並非考試,為何努力做功課,就必然代表成績要好呢?更何況,讀書要有效率,要讀通、讀懂內容,考試才能拿冠軍,但有多少人搞通或搞懂投資股票的遊戲規則呢?
在投資市場上,常常看到許多朋友對於股票投資的獲利方法有哪幾種?都搞不清楚,就一味的砸錢買股票,自然產生東施效顰、啼笑皆非的效果。
舉例來說,投資人研究公司的基本面、財務報表,按理應該看重的是公司獲利能力,以及其盈餘是否能成為明年分紅的本錢。更內行與專業的投資人,要分析的則是公司長期穩定經營模式,以及創造長期現金收益的能力。這些是作為投資人是否要長期投資該檔股票,並藉以取得股利股息的關鍵因素。
但偏偏,許多基本面型投資人,不但要求公司獲利績效要浮現,更期盼其股價能提前反映未來獲利,在短時間內必須產生股價驚驚漲的效應。也就是說,長期分紅想要拿,短期資本利得也要取,兩頭都想兼顧,自然兩頭都顧不好。
再舉例來說,研究技術分析型的投資人,看重的應該是股價短期內上漲的可能性,但偏偏,為了擔心股價萬一漲不動時的風險,乾脆事前退而求其次,瞄準最壞仍要有股利股息可領的標的,因此選擇財報較佳、有利多題材的個股來投資。
結果發現,虧損累累的轉機型公司漲翻天,基本面佳的個股,卻漲個兩三天就逢高獲利回吐,發生利多出盡而慘遭高點套牢的現象。甚至,這些投資人將來的長期殖利率,還遠遜於短期股價下跌損失,可謂得不償失。
費心研究股市,努力鑽研財經新聞,或者用心看一家公司的財報或技術指標,這些都沒有錯,但問題往往出在,投資要得「法」,要掌握正確的方法,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投資績效。
投資的方法不對,在基本面上做技術面功夫,或在技術線型上做財報面功課,都會產生格格不入的績效不彰現象。又或者說,長期投資人卻跑去做短線投機,短線投機人又想玩長期投資,中途變換投資方針與方向,自然更是股票投資時的大忌。
做什麼,就該像什麼!想要長期投資績優股者,看重的既然是長期獲利表現,就應該對股價短期起伏,無所介懷。反過來說,既然著眼的是股價短期的漲跌,那麼,基本面虧損的公司,又何損於其會漲的利空出盡氣勢呢?
因為投資不是長期、短期,或基本面、技術面這樣簡單的分野而已,介於這些煢煢大範疇間的交叉組合與排列方式,不知凡幾,所以,更加使得投資人踏入股票投資領域後,會發生眼花撩亂,無所適從之感。
更何況,股市多頭時期、空頭時期,以及多頭初升段、主升段、末升段,和空頭的不同階段,市場會漲的、會跌的類股,又各有其特色,這種時間長軸中的不同特性之類股輪番表現,更加深了投資人想要靠單一之方法獲利的難度。
既然股票投資獲利難有單一、簡易之法,是否代表獲利就不可行呢?當然也非如此悲觀。因時制宜,以自己之不變,隨機應變股市無時無刻之變,可說是投資股市的最高指導原則,也是遊戲規則。
投資人與其花時間勤做功課,不如在勤做功課前,先掌握好股海投資應具備的觀念、態度與準備,才有可能把時間花在刀口上,取得輕鬆、愉快、甚至不勞而獲之投資佳績。
王志鈞
留言列表